- 2423
- 2025-08-28 11:16:59
翌日清晨,空气还没被太阳照得升温,惺忪朦胧的睡眼还没睁开,该死的生物钟已经操纵着风葵的身体刷牙洗脸。
她目前睡在了镇务厅的卧室。镇务厅是一栋精致的小别墅,只是外面砖瓦早已被时光磨掉了漆,留下了独特的岁月痕迹。它一共三层楼,最上面一层是露天天台带温室玻璃,曾经估计在那搞过绿植,现在还能留下可以追溯的痕迹。一楼是很普通的大厅长廊,推开大门,映入眼帘就是一张铺满灰尘的长方形棕木桌,看上去许久没用。二楼则是一间厨房,一间浴室,两间卧室和一间书房。
昨晚回到镇务厅,夜色太深,她就随便搞了搞卧室卫生便躺下睡得昏沉。欢迎仪式大家都玩得很尽兴,风葵也认识了很多人。虽然她跟别人交流很少,但她至少能将名字对得上脸。她曾经的工作岗位属于技术岗,类似于外交应酬的活,她都是不参与,人本身就有点内向,但她身为一名镇长,以后出席的席会必然很多,欢迎仪式只是一道开门菜。
同时在欢迎仪式上,一方面为了名誉声望,为将来的决策赢得民意。另一方面则是观察这个小镇上的人民性格,再去帮助其发展适合的产业。最后一方面则是,观察这个小镇有无特色的庆祝仪式方式,可以当成一个宣传点,吸引其他人观光。
吃完早餐后,她不急着出门,而是拿着智屏刷刷最新舆论风向。早餐是昨晚欢迎仪式镇民给的食物,这几天至少吃喝不愁,至于衣物换洗,贴心的柯洛希早就为她准备好。
【有没有推荐的旅游景点,感觉每个地方都大同小异。】
【你想要什么类型的?】
【来点小众的。】
【小众的话,那必然要去……】
风葵偶然刷到了一条帖子,她想了想,紧接着在帖子下面追加自己的评论:【我虽然不知道哪里有小众景点,但是千万不要去这个拾卡小镇,因为这里没有年轻人,只有无聊的大海,绵延不绝的山路,人少得可怜,一点都不好玩。】然后附上她昨晚拍的最好看的夜景图,海上的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,就像漫步在天空的萤火,一闪一闪眨眼睛。
风葵正话反说,反向宣传,为了在一众推荐中脱颖而出,必须要用点心理学,当然也不知道效果如何,万一真起反效果了,也是她的锅。
刷完智屏后,她要立马出门,实地考察。
她先来到的是后山方方正正整齐分布的农田,这时已经有不少人在干活。
“小镇长早啊!”众人见到风葵都会和她打招呼,因为她是镇上最年轻的人,镇民们总会戏称她为小镇长。
“舒娅阿姨你在种什么?”
风葵用智屏查过这位咖啡色长发盘在后面卷成团子的女士,她52岁,从事农业,先前是一名画家,十年前才搬来拾卡小镇,定居理由是喜欢这边的风景。
“哟,小镇长这么早就来上班了呀!”舒娅十分热情开朗,“快来瞧瞧我种的大红薯,厉害吧。”
“确实厉害!”风葵看见眼前圆圆胖胖的大红薯,心里对舒娅的技术表示十分认可。
她用智屏查过这边的气候类型,属于是全年降水平均,冬暖夏凉的气候,这种气候下其实不适合种谷物,因为热量积累不足。而舒娅居然能种得这么好,这就是高手在民间。实践者果然比理论者更有经验。
她也想重新调整作物的种类和数量,但又怕打乱了镇上的粮食供给。看过许多人种的作物之后,还是先暂缓作物的改革,毕竟她现在只是理论指导,并无实践过。
之后,她去到后山。山上的树木并不高大,但间距紧密,林冠层遮天蔽日,可以拦截很多雨水,缓冲排水压力。山上生长了很多喜阴作物,类似于绿萝,藓类。她最后用智屏扫了一下周围植物,全都无毒。最后她选了一下漂亮的植物和花朵,做成植物标本。
她需要很多代表小镇特色的宣传名片,一草一木,一花一叶,无不尽其用。她的手工很烂,但是她记得几个步骤程序,做出来的成品算得上中规中矩。做好这些后,她立刻抓住了柯洛希。
既然柯洛希有环游世界的想法,对于这个小镇而言就是一张活招牌。
“你记得你每去到一个地方,若是有人问你从哪里来的,你就说从这个小镇来的,记得多夸点这个小镇的景色。还有我做了很多植物标本,可以送给别人,编点关于小镇的故事,帮忙引个流。拜托了拜托了!”风葵急急忙忙拦住柯洛希就怕她提前扬长而去了,还好在她没出发之前将植物标本塞进了她的手上,也不管她意见如何,先一口气说完。
搞定柯洛希那部分,剩下就是探索海边了。
海滩是淤泥质摊面,跟金黄色的沙滩不一样,脚踩在海滩上黏糊糊。不过对于风葵来说这意味着可以多加一个产业,晒盐业。淤泥质海滩的颗粒度小,盐不会掉进海里。接下来就是人员工作分配的问题以及薪酬分配的问题。
现在海浪正猛,一波波浪潮汹涌而至,风葵抓住时机赶潮。
她来的时候已经备好了水桶,如今初秋,正是捕鱼期,还有些渔民仍在海上,没有参加欢迎仪式,也不知道新镇长是谁。
浪潮一波接一波,风葵乐得开花。海螺,小鱼,小虾,生蚝通通进到她的桶里来,明明水产资源这么丰富,但是却没有其他镇民过来一起赶海,实在可惜。她打开智屏,想给柯洛希发信息,却发现没加她联系方式。没办法,待会再通知镇民一起来收获。
赶了有一会,她的收获满满,一共四大桶海鲜。浪潮的攻势已削弱很多,她立即提着两大桶的战利品迈出滑溜溜的淤泥摊,向小镇中央广场走去。路上,她都会对遇到的镇民去海边捡漏,知晓信息的镇民也都去跟着风葵赶海。
剩下两大桶则是其他镇民帮忙搬的,而其他镇民捡漏的海鲜也被一起运到了小镇中央广场。
镇子上传递讯息并不用光电波,而是用最基本的声波。小镇中央广场——镇民们搞活动的地方,也是昨晚欢迎仪式的举办场所,它最中央的前方有一座小型广播室。广播室里是比较老旧的设备,但很庆幸还能使用。
风葵琢磨了一会,试了麦,发现能够正常使用后,高兴地宣布:“请各位镇民们留意,请大家来广场领取海鲜,每人可以领取2斤。晚上海边可能还有收获,请各位敬请留意。”
整个镇子不到一百人,四五十岁的人占了百分之35,剩下的都是高龄人群。这次赶海比较幸运,大家一起努力捡到了几百斤。
风葵在计算着今日成果,虽然今天干的事不错,挖掘到了新产业,还收获了很多战利品,只是今天到处跑图累死了。
好好的一个模拟经营风好像玩成了箱庭跑图风,以后估计就是开放大世界跑图了,后期如果顺利那一定会有新鲜血脉入住,那么小镇规模就要扩大。当然前提是,基础设施一定要打好。
暂无评论